宝鸡文理学院创建于1958年,时名宝鸡大学(本科);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本科);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
2013年学校获批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7年被陕西省列入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计划,2017年10月陕西省教育厅、宝鸡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学校建成宝鸡大学协议书,2018年获批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一、总体概况
(一)学科及学位授权点情况
学校现有哲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见表1)及教育、机械、旅游管理、艺术、会计、体育、翻译、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9个专业学位类别(见表2),涵盖62个二级学科授权点(领域)。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化学学科为省级一流学科。
表1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学术型硕士学位点授予一览表 |
授权一级学科名称 |
授权二级学科名称 |
0101 哲学 |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
010102 中国哲学 |
010105 伦理学 |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
0401 教育学 |
040101 教育学原理 |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
040103 教育史 |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
050101 文艺学 |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0701 数学 |
070101 基础数学 |
070102 计算数学 |
070104 应用数学 |
0702 物理学 |
070201 理论物理 |
070205 凝聚态物理 |
070207 光学 |
0703 化学 |
070301 无机化学 |
070302 分析化学 |
070303 有机化学 |
070304 物理化学 |
0705 地理学 |
070501 自然地理学 |
070502 人文地理学 |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0802 机械工程 |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
表2 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专业型硕士学位点授予一览表 |
专业类别名称 |
专业领域名称 |
0451 教育硕士 |
045101 教育管理 |
045102 学科教学 (思政) |
045103 学科教学 (语文) |
045104 学科教学 (数学) |
045105 学科教学 (物理) |
045106 学科教学 (化学) |
045108 学科教学 (英语) |
045109 学科教学 (历史) |
045110 学科教学 (地理) |
045111 学科教学 (音乐) |
045112 学科教学 (体育) |
045113 学科教学 (美术) |
045115 小学教育 |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
045118 学前教育 |
0452 体育 |
045201 体育教学 |
045204 社会体育指导 |
0551 翻译 |
055101 英语笔译 |
0854 电子信息 |
085401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含量子技术等) |
085404 计算机技术 |
085405 软件工程 |
085406 控制工程 |
0855 机械硕士 |
085501 机械工程 |
085509 智能制造技术 |
085507 工业设计工程 |
0857 资源与环境 |
085701 环境工程 |
125300 会计 |
125400 旅游管理硕士 |
1351艺术硕士 |
135105 广播电视 |
135107 美术 |
135108 艺术设计 |
(二)研究生招生及在读生情况
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在省考试院及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认真做好了研究生招生考试各个关键环节的工作。学校完善了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工作方案及复试录取办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积极应变、主动求变,采取“网络直播”“超级在线答疑日”的方式招生宣传,与几万名考生在线互动,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一志愿报考我校人数增加了48.3%;2022年复试录取工作全部采用线上复试的方式,平稳有序完成了全部招生计划,共录取硕士研究生578名,较上年增长了15.4%;圆满完成6860名考生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考任务,深受考生和社会各界好评。
表3 各二级学院在读研究生人数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学院 |
2020级 |
2021级 |
2022级 |
总计 |
1 |
政法学院 |
25 |
43 |
49 |
117 |
2 |
教育学院 |
23 |
86 |
76 |
185 |
3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34 |
73 |
84 |
191 |
4 |
外国语学院 |
0 |
37 |
38 |
75 |
5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0 |
21 |
26 |
47 |
6 |
音乐学院 |
0 |
9 |
12 |
21 |
7 |
美术学院 |
15 |
40 |
48 |
103 |
8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22 |
44 |
52 |
118 |
9 |
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 |
16 |
25 |
33 |
74 |
10 |
化学化工学院 |
13 |
39 |
54 |
106 |
11 |
地理与环境学院 |
39 |
55 |
61 |
155 |
12 |
机械工程学院 |
24 |
25 |
30 |
79 |
13 |
体育学院 |
|
|
4 |
4 |
总计 |
|
211 |
497 |
567 |
1275 |
(三)毕业生及学位授予情况
2022届应毕业硕士研究生363名,有363名学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毕业资格、学位授予资格审查合格,获得了硕士学位(其中,学术型硕士104名,教育硕士221名,工程硕士20名,艺术硕士10名,旅游管理硕士8名)毕业及学位授予率均为100%。
(四)研究生导师状况
学校共有545名研究生导师。其中学术型研究生导师229名,占比42%,专业型研究生导师316名,占比58%。导师队伍由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具有高度敬业精神和强烈责任心的具有高级职称以上教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组成,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导师352名,占比64.5%。
(五)就业基本状况
2022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受疫情影响,企事业单位新增岗位需求降幅明显。学校多措并举,压实培养单位责任,充分调动学生、导师的积极性,发挥校友及社会机构作用,通过线上就业指导、举办网络招聘活动、优化签约流程等方式促就业,并取得良好效果。2022届毕业研究生363名,其中男生73名,占比20%,女生290名,占比80%;陕西省生源214名,占比59%,省外生源149名,占比41%。毕业研究生分布在12个二级学院41个学科(领域),就业率为81%。其中学科教学(地理)、机械工程、光学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凝聚态物理、中国哲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就业率达到100%,学科教学(思政)、有机化学、小学教育、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管理、中国现当代文学、无机化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物理、应用数学等专业就业率超过80%(见表5)。有15名毕业生考取博士研究生,升学率为4%。
表5 2022届研究生各专业就业率分布表
序号 |
专业 |
毕业生 总人数 |
就业人教 |
就业率 |
1 |
学科教学(美术) |
13 |
13 |
100.00% |
2 |
学科教学(地理) |
13 |
13 |
100.00% |
3 |
机械工程 |
13 |
13 |
100.00% |
4 |
光学工程 |
7 |
7 |
100.00% |
5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6 |
6 |
100.00% |
6 |
人文地理学 |
6 |
6 |
100.00% |
7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承统 |
3 |
3 |
100.00% |
8 |
凝聚态物理 |
3 |
3 |
100.00% |
9 |
中国哲学 |
2 |
2 |
100.00% |
10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1 |
1 |
100.00% |
11 |
文艺学 |
1 |
1 |
100.00% |
12 |
物理化学 |
1 |
1 |
100.00% |
13 |
学科教学(思政) |
15 |
14 |
93.33% |
14 |
有机化学 |
9 |
8 |
88.89% |
15 |
小学教育 |
35 |
31 |
88.57% |
16 |
学科教学(语文) |
25 |
22 |
88.00% |
17 |
教育管理 |
8 |
7 |
87.50% |
18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7 |
6 |
85.71% |
19 |
无机化学 |
7 |
6 |
85.71% |
20 |
中国古代文学 |
5 |
4 |
80.00% |
21 |
理论物理 |
5 |
4 |
80.00% |
22 |
应用数学 |
5 |
4 |
80.00% |
23 |
学科教学(化学) |
18 |
14 |
77.78% |
24 |
学科教学(数学) |
17 |
13 |
76.47% |
25 |
伦理学 |
4 |
3 |
75.00% |
26 |
汉语言文字学 |
4 |
3 |
75.00% |
27 |
教育史 |
4 |
3 |
75.00% |
28 |
教育学原理 |
4 |
3 |
75.00% |
29 |
课程与数学论 |
4 |
3 |
75.00% |
30 |
计算数学 |
4 |
3 |
75.00% |
31 |
学科教学(英语) |
33 |
24 |
72.73% |
32 |
心理健康教育 |
17 |
12 |
70.59% |
33 |
美术 |
10 |
7 |
70.00% |
34 |
分析化学 |
3 |
2 |
66.67% |
35 |
旅游管理 |
8 |
5 |
62.50% |
36 |
学科教学(物理) |
5 |
3 |
60.00% |
37 |
自然地理学 |
12 |
7 |
58.33% |
38 |
学科教学(者乐) |
9 |
5 |
55.56% |
39 |
学科教学(历史) |
13 |
7 |
53.85% |
40 |
光学 |
2 |
1 |
50.00% |
41 |
基础数学 |
2 |
1 |
50.00% |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 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扎实推进研究生党史学习教育,做好思政工作。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等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组织研究生收看2022年全国“两会”,学习“两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召开了第十四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开展“庆祝建党101周年”网络主题征文等活动,组织研究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了“学思践悟二十大”线上答题动、“学习二十大书写文理新篇章”研究生三笔字大赛、“青春奉献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歌舞比赛、“践行二十大,绿色环保入我心”手工艺品制作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全体研究生爱党爱国热情。举办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深入开展诚信和学术道德教育。2022年12月,学校召开了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会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的指导下按期进行了换届选举工作,遴选出了一支素质优良的研究生学生干部队伍。在研究生会组织架构上,力求精简,结合部门职能特色作出调整,实行“主席团+5个工作部门”的模式,坚持精简原则,研究生会成员缩减至40人。经过一年的改革,研究生会组织更加合理、成员作风更加优良,工作效率更加高效。
充分发挥“宝文理研究生”官方微信公众号作用,聚焦校内外舆论热点,坚持做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校园媒体。在微信公众号中建立“研资讯”、“研活动”、“研服务”三个栏目,丰富线上咨询内容,积极回应研究生合理诉求,把互联网作为联系、引领研究生的基础平台和重要途径。运用新浪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开展研究生思想动态调查,为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引导研究生正确判断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校园文化建设
秉承文化育人新理念,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举办了“‘中行杯’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学习二十大 书写新篇章研究生三笔字大赛”、“青春奉献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歌舞比赛等活动,为研究生搭建了展示平台,加强了研究生的交流,丰富了校园文化。为增强研究生综合体质、响应团中央“三走活动”——“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号召,校研究生会组织研究生参加了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篮球赛、红色定向越野赛等文体活动,培养了研究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同学们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强健的体魄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开展了研究生摄影作品大赛、主题海报、绘画作品大赛等为代表的校园文化活动,为研究生搭建了展示平台,加强了研究生的交流,丰富了校园文化。首次组织研究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项。在举办的校园定向越野锦标赛暨“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红色定向比赛中,研究生队获高新校区甲组团体三等奖,在大学生乒乓球赛中获团体第一,研究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
(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不断强化研究生日常管理。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完善研究生日常管理制度,制定了《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请假外出管理规定》(宝文理院研字〔2022〕10号)、《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校外住宿(走读)管理规定》(宝文理院研字〔2022〕11号)等文件制度。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组织研究生开展了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活动,举办疫情防控网络知识竞赛,定期组织宿舍安全检查,开展研究生“文明宿舍”评选活动,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完成了2022版研究生手册的修订工作。规范研究生日常行为管理,定期走访学生公寓,及时了解、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保障研究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导师选拔培训情况
1.导师遴选。按照《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明确导师遴选标准和程序,落实学校、学院及导师的三重责任。加强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对导师遴选思想政治表现的综合鉴定。2022年共新增156名研究生导师(含44名校外导师)(见图1),其中学术型导师56名,教育硕士导师33名,艺术硕士导师11名,机械硕士导师5名,会计硕士导师10名,体育硕士导师8名,翻译硕士导师9名,资源与环境工程硕士导师8名,电子信息硕士导师22名及时补充了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切实保障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图1 2022年新增指导教师情况分布图
2.导师培训。出台《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试行)》《宝鸡文理学院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聘任及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宝鸡文理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考评办法(试行)》,开展导师年审工作,加强导师师德师风审核要求,完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导师的分类遴选管理,支持团队建设,进一步落实校院两级管理职责,构建校院两级研究生导师培训体系,通过“横渠大讲堂”系列讲座对新进导师和青年导师进行培训和专题培训,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思想道德素养及综合能力。2022年,邀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郑玉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兰教授等专家进行了研究生指导教师专题培训会,全体研究生指导教师及研究生管理人员等参加了培训会。通过培训,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了立德树人职责,强化了“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坚定了全体导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3.导师考核。修订完善了《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考核管理办法》,严格实行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全面评估导师的岗位责任心、师德师风、行为规范、学术水平、指导水平和学生的论文质量。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暂缓或取消其研究生指导资格,使导师队伍不断得到优化。对加强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4.优秀导师。制订《宝鸡文理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评选办法(试行)》,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弘扬育人好风尚,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二)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执行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要求导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在研究生导师年度审核中严格执行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制”要求各二级学院组织全体研究生导师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导师培训主要内容和考核指标。
(三)学科竞赛情况
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组织近百名研究生参加陕西省第九届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陕西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和多学科类别的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研究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创新成果展、创新实践系列竞赛奖励114项。
(四)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交流情况
举办了“研究生学术节”、“研究生学术论坛”、“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优秀专业技能评选”、“研究生创新成果展”等活动,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第六届“明理杯”科技学术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增强我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传承了“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校风,“学勤、行思、尚真、务实”的学风,培养了研究生唯真唯实的治学精神和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在青年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校集中组织了“横渠大讲堂”专题活动2次;各二级学院全年组织研究生学术沙龙、读书报告会60余次,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会40余场。全年在校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238篇,获批授权专利5项,其中SCI收录25篇,核心期刊29篇。
(五)研究生评优评奖和资助情况
贯彻落实学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出台了《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宝文理院研字〔2022〕5号),测评考察研究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表现,进一步激励研究生提高综合素质,引导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修订《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管理办法(试行)》(宝文理院研字〔2022〕6号),激励研究生积极进取、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
评优评奖大幅度增加,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以评奖评优为抓手树立典型,促进学风建设。2022年共评选“研究生优秀毕业生”获得者23名,“优秀研究生干部”27名。开展2022年度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的评选工作,共评选国家奖学金获得者11名,发放奖学金22万。评选学业奖学金获得者833名,发放奖学金218.45万元;研究生资助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资助政策和要求,全年共发放研究生国家助学金2346人次,共758.82万元。发放困难补助24人次,共1.7万元。为25名研究生办理了校园地贷款手续,为269名研究生办理了生源地贷款手续。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 一) 人才培养改革情况
1. 落实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要求,出台《宝鸡文理学院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宝鸡文理学院关于加快推进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管理办法》《研究生教学督导工作试行办法》 ,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建设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
2.启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制定工作。为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推动内涵式发展,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启动学术型硕士所有二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硕士所有类别(领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全面启动机械工程(0802)、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会计(1253)、翻译(0551)、电子信息(0854)、资源与环境(0857)、体育(0452)七个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的各二级学科(领域)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
3.修订印发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和《宝鸡文理学院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宝文理院党字〔2021〕78号)等文件精神,加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规范我校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的组织和管理,特修订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并印发。
4.开展教育类硕士研究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工作。根据上级文件及工作安排,严格依照《宝鸡文理学院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文件,严密组织报名、过程性考核和教师职业能力测试,为93名通过教育教学能力考核通过者颁发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促进了教育类研究生成长成才和就业工作。
(二) 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情况
1.严把任课教师遴选关。按照学校研究生任课教师相关要求,每 学期严格遴选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任课,采取线下、线上教学方式圆满完成了研究生课程授课任务。
2.探索推行“双导师+”制。实行导师、学生互选制度,并积极 探索推行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实践指导教师机制。兼职指导教师是 指学校从与专业相关的校外单位和研究机构中筛选出的一批具有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技能、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身在本行业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的中高层人员,主要履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型课程讲授或专题讲座导师职责,全程参与学位论文指导,参与学校教师主持的各级相关专业课题研究。实践指导教师主要从学校专业型研究生实践基地各领域专业骨干人才中聘任,职责是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专业实践任务和实践型科研任务。
3.完善导师培训和考核评价制度。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实施评聘 考核,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建立健全导师分类遴选、分类评价与分 类管理制度,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加强导师团队 (组) 建设,推行导师团队 (组) 指导,探索主辅导师制度,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实施导师年度培训制度,确保专兼职导师培训常态化。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中的正面引导和示范带头作用,每年评选 10- 15 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和 3-5 个优秀导师团队 (组) 并大力宣传其优秀事迹,2021 年度我校评选出 12 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对于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导师给予专项招生指标倾斜。
(三) 科学研究改革情况
1.开展研究生教改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公平、公开组织开展了研究生省级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和第十六批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对第十五批研究生教改项目进行了再验收。
2.开展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立项工作。为鼓励研究生选择创新性强及富有挑战性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课题,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鼓励研究生申报创新科研项目,依据《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全年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结题65项,新立项目75项,并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资助。
( 四) 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改革情况
依托学校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陕西省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两个省级科研平台,鼓励支持相关专业研究生开展周秦伦理文化、张载关学等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研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研究生生培养的熏陶作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霍有明以《钟嵘<诗品>论谢诗源出曹植寻绎》为题的报告、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西安医学院吴毅教授《贞观之治的人文精神》、地理与环境学院邀请咸阳市育才中学高级教师张万斌以《从新开始,从心出发——谈成为优秀地理教师的必修课》为题的报告、化学化工学院邀请陕西省教学名师刘新虎老师以《专业发展与个人进步》为题的报告等。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1.学科自评进展。学校印发了《宝鸡文理学院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自我评估工作方案》文件,全面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本轮参评学科哲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填报系统工作已结束,力争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学校开展对中国语言文学(0501)、化学(0703)、地理学(0705)硕士学位授权点六年合格预评估工作。聘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对3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自评材料进行了评估和指导,结合专家意见相关二级学院制定整改方案,并限期做好整改工作。
2.问题分析。学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建设经费来源单一,投入较少;学科布局和结构不太合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布不均,省级一流学科不足;学科领军人才、高水平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和培育存在困难;学科特色不突出,学科群体优势不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强,优势学科较为传统,与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契合度不高。
原因分析:由于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单一资金缺口大,在学科建设方面投入相对较少。加之地处非省会城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难以稳定高层次人才队伍。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1.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学校出台了《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管理办法(试行)》。在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并经导师审阅后,学校自主开展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未达到要求者,将直接予以延期毕业。2022届硕士学位论文初次检测文字复制比均≤15%,符合学校规定的学位论文进行盲审。
2.学位论文盲审。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均实行100%盲审制,每篇论文送2位校外对应学科专家评阅。2022届硕士研究生有6名研究生论文送审成绩达到“双优秀”(≥90分),有227名研究生论文送审成绩达到“双良好”(≥70分)。学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良好,但是优秀论文占比不高。因此,持续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构建和完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今后研究生教育常抓不懈的工作。同时,要求指导教师要进一步加大指导力度,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的水平,提高优秀论文占比,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
3.校级优秀论文的评选。2022年,学校共评选出32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激励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学位论文抽检。2022年,省学位办共抽查我校硕士论文12篇,其中学术型论文3篇,专业硕士论文9篇,抽检结果为全部合格。学术型硕士论文抽检结果良好率100%,专业型论文抽检6篇良好,良好率66.7%。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一直是学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今后学校将进一步规范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学位论文开题、学术不端检测、预答辩、送审、答辩、学位资格审核、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等有关学位申请各环节工作,切实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完善授予学位后的质量监督以及跟踪反馈工作机制,定期对授予学位后的学位论文进行抽检,建立毕业研究生质量发展跟踪反馈的制度,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资源配置、招生指标调控、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三)制订出台《宝鸡文理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考评办法(试行)》办法,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考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权点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六、存在问题及思路措施
(一)存在问题
学校研究生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在规模逐步扩大、质量稳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与国家战略需求、区域发展需要和师生的期盼相比,与省内高水平大学相比,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研究生教育制度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健全。制定研究生多元化招生政策、弹性学制、奖助体系激励政策、科研创新项目管理等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生培养体制,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大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与质量巡查力度,健全培养体系。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有待加强。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架构需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2. 导师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体系不健全。进一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导师资格审核--评价体系,规范导师遴选、评价中各方面程序,进一步对导师的学术资质、师德师风进行审核和评价。
3.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进-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了管理模式的便捷与精准程度,不仅能涵盖招生、培养、学位、奖助等常规工作,而且能与其它部门提供资源共享、协同办公,为实现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于保障。目前,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尚属于起步阶段,需要增加建设力度,实现信息化管理。
(二)思路措施
1.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强化质量导向。制定教育教学督查、自我评估、质量跟踪与反馈、质量信息公开等制度,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开展以质量为主导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与研究生培的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制度,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研究生培养单位预警机制,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建立多元化招生政策、完善的奖助体系、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毕业生质量跟踪制度等,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驾护航。
2.积极推动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度。随着国家对于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教育高度重视,招生名额的逐年增加,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压力也越来越重,为确保其培养学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积极推进“双导师”制度十分必要,“双导师”包括行业导师和学术导师,行业导师负责学生专业能力,学术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通过“双导师”的设立切实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3.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必然趋势,教育大数据正成为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新型驱动力。不断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管理系统对学籍、培养、成绩、毕业学位、招生、学科学位进行系统化管理,同时对研究生导师、研工、研究成果、质量评价、学术交流、服务社会等各方面工作均能高效精准管理,提高教育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