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位管理 / 质量保障 / 正文


宝鸡文理学院2021年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报告

2022年03月29日  浏览次数:[]

第一部分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培养目标

宝鸡文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高层次专业化创新人才。学科要求掌握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各二级方向的研究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各二级学科学术发展方向和最新成果,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及计算机运用的能力,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位获得者可继续攻读相关方向博士学位,或在高等院校或中学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也可在相关的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工作。

二、学科方向

(一)文艺学

1.文学基本理论

2.文艺美学

3.古代文论

(二)汉语言文字学

1.汉语方言

2.汉语史

(三)中国古代文学

1.先秦两汉文学

2.魏晋六朝唐五代文学

3.宋元明清文学

(四)中国古典文献学

1.中国传统文化文献整理与研究

2.中国古典诗文文献整理与研究

3.中国古典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

(五)中国现当代文学:

1.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2.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研究

(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欧美文学

2.东方文学

3.比较文学

三、学位标准

对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需要满足课程要求,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方可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1)课程要求

宝鸡文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每18学时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取得1学分。硕士研究生应修满学分32学分以上方可获得文学硕士学位。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如下:公共基础课7学分、学科基础课9学分、专业主干课6学分,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7学分,科研学术活动与实践活动3学分。

(2)学术水平要求

一是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二是具有独立发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学术问题的能力和自己动手解决学科学术问题的能力。

三是初步具备独立申请、完成、结题科研项目的能力。

四是在读期间,在招收研究生的大学学报以上刊物公开发表一篇与专业相匹配的学术论文。

(3)学位论文要求

首先是毕业论文写作训练规范。一般需要以下几个环节审查:导师的审查;同行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答辩会答辩;学位委员会审查。前面三个环节都需要写出书面评语。

其次论文选题属于学科前沿,研究工作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再次文献综述必须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的最新动态和进展。量的方面主要看是否围绕论文主题基本覆盖了本学科领域相关的主要文献,质的方面主要看是否综述本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和有影响的主要文献。尤其是学位论文文献综述要能够概括、归纳出本学科、本研究方向发展的总体趋势、规律和待解决的问题。再其次是具有一定的创新点及其学术意义、价值。最后,论文写作逻辑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论证充分,引文规范,图表清晰;结论科学,令人信服。还包括了从目录至致谢标题鲜明、内容完整、格式符合要求,参考文献标注规范等。

另外,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前必须有两位校专家盲审通过,答辩后有再次完善修改。

四、基本条件

宝鸡文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有教师5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8人,博士学位教师22人。年龄结构为45岁以下12名;45岁到50岁9名。50岁到60岁6名。按二级学科方向分为6个学科团队。

继2005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授予省政府名牌专业之后,2011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授予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被授予陕西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012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教学团队被授予省级教学团队。2016获批省级示范现代传媒实验中心。2017年,学校被明确为省级申报博士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之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确定为校级首批申博学科。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年被评为2020年度国家一流专业;2021年获批1个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有1个省级评估优秀社科基地——关陇民俗方言研究中心,有1个省级现代传媒示范实验中心,有陕西文学研究所、语文教育研究中心2个校级科研平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6门本科课程被授予省级精品课程或省级共享课程、省级线上精品课程,先后获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五、管理服务

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齐全。2021年7月毕业学术硕士18人。现有在读学术硕士99人。党政严格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制度”,同时,加大学院协调指导力度。研究生工作由党政一把手齐抓共管,选配1名主管副书记负责研究生思政教育和党建、团建、第二课堂工作,1名主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主抓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1名研究生辅导员兼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负责研究生政审、心理咨询、防疫安全、日常管理等,1名专职研究生教学秘书负责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研究生党支部、团支部、研究生会干部配备齐全,均在学院党政指导下,在辅导员和秘书老师带领下,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六、制度保障

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招生、研究生培养到毕业学位授予所有环节具有各自独立,又相互连贯、补充的制度文件,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

(1)招生环节文件制度有:《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暂行规定》(宝文理院研字[2014]10号)《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工作管理办法》(宝文理院研字[2019]21号)《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管理办法》(宝文理院研字[2020]23号)等文件,各二级学科每年均有招生考试自命题、复试工作细则作为补充。这些文件为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政策性保障。

(2)导师队伍管理制度文件有:《宝鸡文理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选聘及管理暂行办法》(宝文理院研字[2014]21号)《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宝文理院研字[2018]4号)《关于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和2017年新增列导师遴选的通知》(2017年7月)《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暂行办法》(宝文理院研字[2016]8号)《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任课教师资格与工作职责暂行规定》(宝文理院研字[2016]5号)等,从导师资格遴、导师选聘用到考核,制度完整,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保障。

(3)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环节制度有:《宝鸡文理学院关于制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宝文理院研字[2014]8号)《宝鸡文理学院学术型研硕士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宝文理院研字[2014]7号)《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流程》(2020年修订)《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基本规程》(宝文理院研字[2014]4号)《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办法(试行)》(宝文理院研字[2015]18号)《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教学督导实施办法(试行)》《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等文件,从学籍管理到教学过程监督,再至中期筛选,制度文件齐备,各环节有所依据。“三助”等方面文件有:《宝鸡文理学院关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宝文理院党字[2015]50号)《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综合奖励办法(试行)》《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困难补助实施办法》(宝文理院院字[2019]2号)《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三助”岗位管理办法 》(宝文理院院字[2019]3号)《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管理办法(修订版)》(宝文理院字[20017]111号《宝鸡文理学院学生单项奖奖励办法(试行)》(宝文理党政办字﹝2020﹞13号)等,奖助体系完备。

(4)毕业论文及学位授予方面制度文件有:《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开题报告暂行规定》《宝鸡文理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试行)》宝文理院研字[2017]2号等,规定详细,对各学科研究生论文撰写与指导、学位管理等操作具有指导性。

(5)其他文件如《宝鸡文理学院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宝文理院党字〔2021〕78号)《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秘书工作职责(试行)》《宝鸡文理学院学生申诉处理办法》(宝文理院学字﹝2021﹞6号)等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其他工作都具有补充作用。

总之,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及管理制度基本成完备且成体系,学校所有文件制度,各二级学院都有相应的工作细则。它们共同为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二部分2021年度学位点建设情况

一、师资队伍建设

2021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新增硕士生导师2人。学科师资队伍如下:

学科专任教师54人,现有校内专职学术导师27名,其中教授7名(三级教授2名),副教授14名,博士学位(含在读)28名。3人入选省级人才,1人入选陕西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指委成员。年龄结构上,45岁以下12名;45岁到50岁9名。50岁到60岁6名。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了一支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造诣深厚、综合能力突出,整体实力强的教学与科研团队。

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以《宝鸡文理学院教师师德考核办法》为指导,坚持师德教育,建立思想铸魂的引领机制。宝鸡文理学院结合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师德师风建设年、主题活动、研究生导师年度培训等,在教师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组织师生开展《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规划纲要等法规文件中有关师德的学习;注重氛围营造,加强师德宣传机制。充分利用各种线上线下宣传阵地,通过组织举办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活动、示范引领,激励广大教师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强化师德监督,建立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通过“四位一体”师德监督体系,将违反师德的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规范师德考核机制。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考核结果及时通知教师本人;筑牢师德十条红线,严格师德惩处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区,并采取相应处理办法,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存在师德问题的教师,及时进行诫勉谈话、警示教育、通报批评等。

(1)050101文艺学师资队伍建设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二级学科方向

文艺学

专任教师

4人

姓名

李剑清

性别

出生年月

1977.04

技术

职称

教授

所在院系

文传院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学校、专业、时间)

硕士学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艺学、2008年

招生领域

(方向)

文艺学

简介

李剑清,男,1977生,硕士、教授,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理事、中外文学理论学会会员、文心雕龙学会会员。教学经验丰富,多年来承担《文艺美学》、《20世纪西方文论》以及学科基础课《中国学术史》、《文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等硕士研究生课程,深受学生好评。围绕中古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权威期刊《文学遗产》发表论文1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具有较好的学术水平和一定的学术声誉。出版《汉晋之际文士流徙与文学研究》(2020年12月、人民出版社)。目前,承担10名文艺学硕士研究的指导与培养任务。

近五年代表性成果(限3项)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咨询报告等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时间

署名情况

备注

《汉晋之际文士流徙与文学研究》

获奖:陕西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

2021.11

李剑清(独著)


《汉晋之际文士流徙与文学研究》

著作:人民出版社,1500册

2020

李剑清(独著)

飞扬与在地——西部文学的生命意识

小说评论

2020.06

第一作者


《新教徒的以色列——亨德尔清唱剧中的英国民族宗教意识》

CSSCI《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1期,第46-53页,引用次数1。

2018.01

独著

近五年主持科研项目(限3项)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项目来源

起讫

时间

经费

(万元)

“古史系统诸夏族群传说与文化记忆”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国务院社科规划办

2020.09--2025.10

20万

道家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省级社科基地项目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2017--2022

3

“血社火”的艺术学研究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

2020.1--2022.12


近五年主讲课程情况(限3门)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授课对象

2021.9—2022.1

20世纪西方文论

36

文艺学研二班

2021年第一学期

西方文论史

36

2020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

(2)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二级学科方向

语言文字学

专任教师

6人

姓名

郭沈青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5

技术

职称

三级教授

所在院系

文传院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学校、专业、时间)

博士(澳门大学,语言学,2013年)

招生领域

(方向)

语言文字学

简介

郭沈青,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澳门大学博士,(美)麻州大学访问学者。三级教授,研究生导师,陕西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曾任陕西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从教30余年,主讲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方言学、语音学等课程,有丰富的语言学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经验,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和优秀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学和历史语言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成果发表于《中国语文》、《方言》等语言学顶级、权威刊物。代表性成果为《陕南客伙话的性质和归属》(《中国语文》2006年第6期)和《陕南客伙话语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成果多次获陕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近五年代表性成果(限3项)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咨询报告等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时间

署名情况

备注

方言接触与融合型层叠----以镇安城关话为个案

《中国语言学报》第17期

ISBN 978-7-100-12489-8

2016.10

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古汉语的焦点标记“者”

《南开语言学刊》

ISBN 978-7-100-12951-0

2017.05

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论句尾动词“为”的疑问语气词化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52-5001/C)

2018.08

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近五年主持科研项目(限3项)

项目名称

项目

级别

项目来源

起讫

时间

经费

(万元)

接触层叠视角下的陕南方言史及其重建方法研究(21BYY013)

国家级

国家社科基金

2021-2024

20

语言地理学视角下秦晋交界地带晋语的小称及其音变方式研究(2021K024)

省级

陕西省社科基金

2021-2024

2

陕甘交界渭河沿岸方言文化调查研究(2018M31)

省级

陕西省社科基金

2018-2022

2

近五年主讲课程情况(限3门)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授课对象

2021.9-2022.1

汉语方言学

36

20级研究生

2020.9-2021.1

语音学

36

20级研究生

2021.3-2021.7

汉语史

36

20级研究生

(3)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二级学科方向

古典文献学

专任教师

姓名

刘林魁

性别

出生年月

1972.04

技术

职称

教授

所在院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学校、专业、时间)

文学博士、西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7年6月

招生领域

(方向)

古代文学

简介

刘林魁,男,1972年生,陕西宝鸡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文献学博士后,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三级)、硕士生导师、古典文献学硕士点学术带头人,陕西省首批“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访学者(2020年)。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佛教文献与文学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目录与文献检索》等硕士研究生课程。指导并毕业硕士研究生四届5人,其中1人应届考取博士(2018年)。参编教材2部。在《文学遗产》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重点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

近五年代表性成果(限3项)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咨询报告等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时间

署名情况

备注

论文《唐五代皇帝诞节的三教讲论——基于皇权与佛教关系的考察

发表于《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3期,第105-122页

2021-08-20

独撰


论文《三教论衡与戏剧

发表于《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第3期,第30-41页

2020-06-15

独撰


专著《三教论衡与唐代文学》

人民出版社,2021年

2021-09

独撰


近五年主持科研项目(限3项)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项目来源

起讫

时间

经费

(万元)

唐代释家三教论衡著作整理与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

2018-2021

35

唐释法琳《辩正论》《破邪论》校注

陕西省社科基金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2017-2019

2






近五年主讲课程情况(限3门)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授课对象

2018、2019秋冬季学期

魏晋六朝隋唐五代文学专题研究

36

古代文学研究生一年级









(4)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二级学科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

专任教师

6人

姓名

兰拉成

性别

出生年月

1966.09

技术

职称

教授

所在院系

文传院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学校、专业、时间)

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6

招生领域

(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

简介

兰拉成,男,1966年生,教授,文学博士,1993年参加工作。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师大我校代培研究生的任课教师。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毕业生5届8人,其中2人毕业论文在专家盲审中获得双优,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获得者3人。出版专著《清代散曲研究》等2部,主编参编著作5部。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C刊5篇;人 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索引多篇。主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政府教学成果2等奖1项,厅级科研优秀奖3项。无行业实务经历和海外经历。拟承担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教学任务和指导教师。

近五年代表性成果(限3项)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咨询报告等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时间

署名情况

备注

清代西调汇集校注

中国戏剧出版社ISBN978-7-104-04418-5

2017

第一


OBE理念下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支撑体系探索与构建

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0

第一


《中国古代文学》下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分册副主编


近五年主持科研项目(限3项)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项目来源

起讫

时间

经费

(万元)

《重阳全真集》整理

陕西省古代文献集成(二编)项目立项子课题

陕西省古籍保护整理出版工作领导小组

2018-2020

0.6

大西安历史文化地理信息平台诗词注解与翻译

横向项目

西安地图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

10






近五年主讲课程情况(限3门)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授课对象

2014至2022春季学期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

36

研究生









(5)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二级学科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任教师

10人

姓名

郭文元

性别

出生年月

1975.07

技术

职称

教授

所在院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学校、专业、时间)

博士西北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2011.07

招生领域

(方向)

中国当代文学

简介

郭文元,2019年入选为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当代乡土文学、古今文学通变等领域的研究,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学。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文坛》《甘肃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乡村中国的社会主义想象》《周作人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发现与转化》等专著5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规划项目1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它省部级各类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高校优秀成果及其它奖10余项。近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

近五年代表性成果(限3项)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咨询报告等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时间

署名情况

备注

研究报告: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想象

获甘肃省第十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9.1

郭文元

丁念宝


乡村中国与社会主义想象——20世纪40-70年代小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021.8

郭文元


“城乡中国”的交往叙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8

张继红

郭文元


近五年主持科研项目(限3项)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项目来源

起讫

时间

经费

(万元)

当代前期(1949-1976)文学思潮中的古典传统重释、重构及其互动关系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1.12-

2026.12

10

新世纪乡土文学书写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18.06-

2023.06

20

周作人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发现与转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2016.09-

2021.07

10

近五年主讲课程情况(限3门)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授课对象

2018.8-2021.6

现当代文学热点问题研究

108

2017级2018级2019级2020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2019.1-2022.1

论文写作与指导

108

2017级2018级2019级2020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2022.1-2022.6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研究

36

2021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6)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二级学科方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专任教师

3人

姓名

王永奇

性别

出生年月

1973.12

技术

职称

副教授

所在院系

文传学院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学校、专业、时间)

硕士学位

(陕西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06年)

招生领域

(方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简介

王永奇,中共党员,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近代西方文学专题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研究生课程,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主持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及校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多部;主持陕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外国文学作品选讲》课程建设;曾获宝鸡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拟承担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指导、专业课授课工作等。

近五年代表性成果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咨询报告等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类型及专利号

时间

署名情况

备注

《中国现代六作家论》

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第1版

2019.5

独著

国家级出版社

论文《文学地图与城市变迁:文学地理学视角下的欧茨底特律叙事》

《外语教学》2019年第6期

2019.11

独著

(CSSCI刊物)

《中国现代六作家论》

获得2021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021.9

独著


近五年主持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项目来源

起讫

时间

经费

(万元)

文学视域下美国梦、中国梦演变趋势比较研究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科基金办

2016.09-2020.04

2

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课题

陕西省社科联

2021.04-2022.04.

0.5






近五年主讲课程情况(限3门)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学时

授课对象

2018.09-2019.01

2019.09-2020.01

2021.09-2021.01

当代西方文学专题研究

3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二学生

2018.09-2019.01

2019.09-2020.01

2020.09-2021.01

近代西方文学专题研究

3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二学生

2019.03-2019.07

2020.03-2020.07

2021.03-2021.07

比较文学研究

3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一学生

 

二、科学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近五年来,获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外单位引进人员转入1项,获批教育部项目7项,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教师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0部。在CSSCI核心、北京大学核心等发表论文40余篇。

2021年,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相关项目2项,省政府项目3项;省社科联项目2项。教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2篇。获省政府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二三等奖3项;获宝鸡市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9项。

①2021年度获批科研项目与教改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

级别

项目

来源

起讫

时间

经费

(万元)

主持人

1

接触层叠视角下的陕南方言史及其重建方法研究

国家级一般

国家社科规划办

2021.9-2024.6

20万

郭沈青

2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古典重释重构与互动关系史研究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

国家社科规划办

2021.12-2025.12

10万

郭文元

3

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小康主题文学书写研究

六个一批人才项目

陕西省委宣传部

2021.12-2022.12

3万

郭文元

4

语言地理学视角下秦晋交界地带晋语音变研究

陕西省社科基金

陕西省基金办

2021.12-2022.12

2万

王红霞

5

文化自信视域下《讲话》与当代陕西文学的文本实践

陕西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项目

陕西省社科联

2021.12-2022.12

0.5

李雅妮

6

学术情怀、学术规范及学位论文写作三范式:学术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重点研究生教改项目

宝鸡文理学院

2021-2023

0.8

李剑清

②2021年度发表代表性论文

序号

名称

期刊

(卷期页码)

作者

发表

时间

收录

情况

1

唐五代皇帝诞节三教讲论

《中国史研究》2021.3

刘林魁

2021.8

CSSCI

2

虞世南编纂《法琳集》考

《世界宗教文化》2021.3

刘林魁

2021.9

CSSCI

3

新文学传统流变中的乡土文学与新乡土小说

《当代文坛》2021年第1期

张继红

2021.2

CSSCI

③2021年度出版专著

序号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乡村中国的社会主义想象

郭文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8

2

城乡中国的交往叙事

张继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8

④2021年度授权专利

序号

名称

类型

发明人

申请(授权)时间

申请(授权)号



















⑤2021年度获得科研奖励

序号

名称

获奖级别

获奖时间

获奖人

授奖单位

1

清代学术与《史记》文学阐释研究

三等奖

2021.10

王晓玲

陕西省人民政府

2

汉晋之际文士流徙与文学研究

三等奖

2021.11

李剑清

陕西省教育厅

⑥2021年取得的其他成果

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外人文交流项目试点高校”;获得教育部“童语同音”项目试点高校。

三、人才培养

(一)招生选拔

(1)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报考数量、录取比例、录取人数:2021年报考、调剂及录取人数如下:文艺学第一志愿报考7人,调剂考生7人,录取5人,录取率36%;汉语言文字学7人、调剂考生10人,录取8人,录取率47%;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一志愿报考3人、调剂考生4人,录取3人,率42%;中国古代文学第一志原报考1人、调剂考生18人,录取9人,录取率47%;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一志原报考10人、调剂考生12人,录取10人,录取率45.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一志原报考2人,调剂考生3人,录取2人,录取率40%。

(2)生源结构:2021年共录取研究生37人,生源地分布如下:陕西6人,16%;四川7人,19%;山东5人,13.5%;山西4人,11%;甘肃2人,广东2人,江苏2人,江西2人,分别为5.4%;安徽1人,福建1人,河北1人,河南1人,湖北1人,湖南1人,上海1人,分别2.7%。从学校来源看,有西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山西大同大学、烟台大学等7所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成都师范学院23所二本学院。

(3)为保证生源质量采取的措施:①提高教学质量与就业质量,扩大办学影响,以质量吸引高质量生源;②加强校际合作,通过建立优质生源基地等保证生源数量和质量;③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招生工作,吸引高质量生源。

(二)教育教学

1、思想政治教育

宝鸡文理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积极探索“党建+科研”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强化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积极推动“三全育人”,努力提升培养质量。

(1)2021年开设的思政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2021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活动:

坚持抓党建引领,将党史教育和校史教育结合,砥砺爱国、爱校、荣院意识,强化思想教育。充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辅之以学校、学院校情校史教育,砥砺师生家国情怀。加强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政治学习、理论研讨、知识竞赛、调研考察等专题活动,增强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先后举办了入学教育(包括学校举办讲座两场,学院举办讲座四场)、毕业教育学院组织开展讲座两场、“爱主题”征文大赛、“美在校园”摄影大赛,研究生运动会等,使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都得到了改观。充分利用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进一步明确其岗位职责,根据时代变化,将权益部改为心理健康部,加强研究生自我管理,将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

坚持榜样引领,着力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业水平双提升。首先,激励研究生向老一代学术名家学习,献身于学术。其次,向身边人学习,以榜样影响周围的人。将思想教育与学业相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本学科在2021年度评选科研标兵6名、读书新星10名,年度优秀研究生12名。表彰奖励考上博士或者学业、就业突出的研究生,授予“文传榜样”荣誉。利用爱心人士捐赠100万元奖学金,首次对11名家庭困难的学术硕士研究生进行经济帮扶,对14名科研突出的学术硕士研究生授予“鹏举奖学金”。开展向抗疫英模樊婧学习系列活动,激励研究生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意识,研究生党支部撰写的《三十三岁,她用青春和生命为母校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长篇通讯教辅资料,获得2021年陕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科研成果特等奖。

抓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及学科团队建设,落实教育责任。宝鸡文理学院把立德树人、师风师德、育人工作作为导师遴选和考核的重要标准,并明确研究生导师在育人工作中为第一责任人,落实教育责任。学院着力提升导师政治素养、工作水平和职业能力,充分发挥导师在加强学风建设、服务研究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学术大家缺失的普通高校中,强调学科团队建设,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团队作用,相互协作,共同为研究生思想教育和学业水平提高贡献力量。

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氛围,感人育人。聚焦校园学术文化建设,利用周秦文化、关学、西府民间文化等地域文化优势,打造特色校园文化,通过讲座、宣传栏、学生活动、文化景观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时代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以美感人、以景育人。

2、课程教学

2021年度课程执行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研究生问题意识,增添了文学研究的观念、方法与史料学、语言学研究的观念方法与语料学等方法论课程,同时,加大课程思政全覆盖的力度。在思政课程方面,主要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两门。

2021年度开设的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不含全校公共课)

序号

课程

名称

课程

类型

主讲 教 师

学时/

学分

授课方式

(线上/线下)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所在

院系

1

文学研究的观念、方法与史料学

专业核心课

李剑青

赵保胜

教授

博士讲师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6

线下

2

中国语言文学经典文献导读

专业核心课

王渭清

王俊

王小宁

副教授

副教授

博士讲师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6

线下

3

中国思想文化

专业核心课

田延锋

教授

历史与文化旅游学院

36

线下

4

中国学术史

专业核心课

李剑清

刘冰欣

教授

博士讲师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6

线下

5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专业核心课

郭文元

教授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6

线下

6

语言学史

专业核心课

王红生

博士讲师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6

线下

7

语言学研究的观念方法与语料学

专业核心课

年玉萍

教授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6

线下

8

中国语言文学学经典导读

专业核心课

郭沈青

王应龙

三级教授

副教授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6

线下

9

普通语音学

专业核心课

辛亚宁

副教授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6

线下

 

3、学术训练

2021年在学术训练方面,组织研究生及导师观看《2021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对我院师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对专业知识、研究能力训练除开设的课程外,主要有老师带领学生做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语言文字学、文艺学等学科教师或者带领学做科研项目,使学生对做科研项目具有一个直接感受参与学生几乎全覆盖;或者带学生参加学术会议,领略专家风范、感受学术氛围。其次,60%学生均有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在导师指导下,结题率近乎100%。另外,还有课程小论文写作及要求公开发表的论文写作都很好地发挥了学术训练的作用。

2021年度研究生参与学术训练的代表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专利、赛事名称、展演、创作设计等)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专利类型及专利号,参赛项目及名次,创作设计获奖

时间

学生

姓名

入学年月/

学科专业

1

小说《白鹿原》乡民乡约及其传统文化记忆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6月

陈晗蜜

2019.09/文艺学

2

《青春之歌》审美意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6月

魏籽琦

2018.09现当代文学/

3

宝鸡陈仓香泉镇方言同音字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4月

魏平利

2019.09/汉语言文字学

4

论《无人生还》对传统侦探小说的颠覆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0月

佟瑶

2019.09/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5

贾平凹转型期作品新探-----以《商州三录》中的自然主义为例

名作欣赏

2021年10月

黄晓璐

2019.09/中国现当代文学

6

接触层叠视角下的陕南方言史及重建方法研究(21BYY01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五参与)

2021年9月

任贺贺

2019.09/汉语言文字学

7

《剪灯新话》“桃源意境”的存在及其特质

阴山学刊

2021年12月

李琳萱

2019.09/中国古代文学

8

晋语汾阳方言“AXX”重叠式形容词语法、语义特征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8月

王润平

2019.09/汉语言文字学

9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与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比较研究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5月

杨妮

2019.09/中国现当代文学

10

新世纪王安忆小说中的现代乡愁书写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2月

王雨晴

2018.09/中国现当代文学

11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潍坊学院学报

2021年8月

蔡琦

2019.09/汉语言文字学

12

阿来小说二十年研究综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8月

张姻

2019.09/中国现当代文学

13

有《山本》,无“山魂”——论贾平凹长篇小说《山本》的创作问题

文山学院学报

2021年8月

周小东

2018.09/中国现当代文学

14

家世、婚姻、信仰:唐李岘妻独孤峻墓志考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1月

黄琳

2019.09/中国古代文学

15

曹植《赠王粲》作年新辨——兼论与王粲《杂诗·日暮游西园》的赠答关系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月

刘璐

2018.09/中国古代文学

16

宝鸡西山方言的语音特点及成因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月

魏平利

2018.09/汉语言文字学

17

论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的文学精神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月

周小东

2018.09/中国现当代文学

18

《中山狼》里的书囊意象

当代戏剧

2021年12月

佟丽凡

2018.09/中国古代文学

19

《聊斋志异》中的兰若之境及其叙事意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1年4月

王箐箐

2018.09/中国古代文学

20

接触层叠视角下的陕南方言史及重建方法研究(21BYY01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四参与人)

2021年9月

蔡琦

2019.09/汉语言文字学

21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女性身份认同——以《你好,李焕英》为例

戏剧之家

2021年11月17日

郭甜甜

2020.09/中国现当代文学

22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女妖形象探析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8月

黄琳

2019.09/中国古代文学

23

论《剪灯新话》“桃源意境”特质及其成因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2月

李琳萱

2019.09/中国古代文学

24

晋语汾阳方言“AXX”式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及语法语义特征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8月

王润平

2019.09/汉语言文字学

26

论《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场上“刀、剑”剧情差异原因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7月

李琳萱

2019.09/中国古代文学

27

双向追寻下自我价值的建构与时代的幻灭

——关于电影《你好,李焕英》的思考

戏剧之家

2021年12月

王春瑜

2020.09/中国现当代文学

28

《聊斋志异》中的“兰若之境”及其叙事意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月

王菁菁

2018.09/中国古代文学

29

自我救赎的困惑者—《黄雀记》柳生悲剧命运解读

名作欣赏

2021年9月

王皓乐

2020.09/中国现当代文学

30

商南西关话的接触层叠研究

第九届西北方言与民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国性论文集)

2021年10月

任贺贺

2019.09/汉语言文字学

31

论“平民英雄”背后的悲剧色彩—— —重读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生》

名作欣赏

2021年11月

王春瑜

2020.09/中国现当代文学

 

4、学术交流

2021年,国务院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原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国务院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陕西师范大学张新科教授等先后来校指导工作。

克服疫情影响,我院成功举办“司马迁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史传文学与文化高端论坛”学术会议。

2021年郭沈青教授当选陕西省语言学会第七届副会长、王应龙副教授当选为学会副秘书长。我院文艺学学术硕士丁亚莉获得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硕博论坛三等奖等。

5、学位论文

2021年度,宝鸡文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提交硕士学位论文18篇。外审结果全部通过,具体成绩如下:双优等次1篇;双良12篇;1良1及格1篇。其中4篇被评为校级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另外,在国家、省抽检中,2017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硕士程莎莎毕业论文获得通过。

6、学位授予

2021年,宝鸡文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共有19名毕业生,授予文学硕士学位19人。学位授予率100%。

(三)奖助体系

2021年度我院1名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有87人获得国家助学金,获得学业奖学金65 人,其中一等奖9 人,二等奖20人,三等奖36 人。其中2019级占比20%;2020级学硕获奖占比40%;2021级获奖比例40%。我院争取到社会爱心人士首次设立的100万元“鹏举奖学金”基金(每年资助20万,连续资助5年),2021年奖励12名获得学术科技奖学术硕士研究生,资助12名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或生活困难的学术硕士研究生。

2021年获得各类奖助学金的研究生人次统计表

在校

硕士生数

国家奖学金

学业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

硕士

获奖人次

获奖

比例

硕士

获奖人次

获奖

比例

资助

人次

资助

比例

89

1

1.1%

65

76.4%

87

100%

 

(四)就业发展

研究生就业态势良好。2021年毕业的19名学术型研究生,19名已经全部就业,就业率为100%。其中高校5人,中小学5人,事业单位4人,企业3人,自主创业2人 。西部地区11人,占比58%;中部地区7人,占比37%;南部地区1人,占5%。

四、社会贡献

2021年,我院获批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系陕西在陕西师大、西北大学之后获批的第三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也是中国西部2020年度入围获批的唯一一个。该基地已经完成了陕西丹凤县首批100名乡村教师的普通话培训任务。 同时,2021年获批1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立项项目学校,获批教育部“童语同音”立项建设高校。受省委宣传部委托,“陕西非遗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千万元重大项目即将落地(因疫情推后签约),服务社会能力和地方科技贡献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第三部分学位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计划

(1)一志愿报考、上线率低,需要改观

2021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志愿上线2人,其中本校生源1人。其余全部为调剂生源。尤其是本校学生报考率低。省内二本、独立学校第一志愿报考率高。今后将赴河南、山西等优质生源基地,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同时加大在本校学生中的宣传力度,多方式拓宽招生渠道,为提高生源质量提供保障。

(2)学科特色不够明显,导师标志性成果缺乏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优势学科。2019年,在校领导支持下,我们举办了中文学科建设推进会,明确了6名相关学科带头人。对标升大更名和申请博士点,签订了学科建设目标任务。但是,学校层面的学科带头人责权利政策、顶层设计没有,“放管服”政策落地缓慢,学科带头人工作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不高,考核也无法落实。随着一大批学科骨干退休或调离,以往的文艺民俗学、陕西地域文学等学科优势不复存在。必须根据现有师资,整合科研方向,重新凝练并做大做强方言研究、地域文献整理、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以及地域乡土文学研究等拳头特色方向。研究生导师具有较强的科研业务能力,但只是集中在个别导师大牛身上,学科集体高层次、标志性科研成果缺乏。今后还将通过导师培训、凝练团队,与高水平学术期刊对接等培育、彰显学科特色,推动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从而不断提升学科和导师对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学位论文指导能力,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3)学科实力、发展不均衡

在保持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优势同时,做强文艺学、比较文学,以及新增古典文献学。二级学院没有独立的进人权。加之学校作为建校60余年的二本学校,地处西安外围,人才整体吸引力不高。近些年现当代文学学科连续调走3名骨干,文艺学2名,比较文学1名,导致个别学科青黄不接,严重影响到研究生培养质量。加之学校职称、科研政策调整,稳定现有导师队伍成为问题。未来必须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在权限范围内,引进高层次学科骨干,稳定现有骨干,力争各学科均衡发展。

(4)必须坚持导师负责,学科组集体培养,不断优化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从以往培养效果来看,个别导师敬业意识欠缺,对学生全方位指导、介入不够,加之各种原因,心理疾患、离异家庭、问题学生日益增长,管理难度加大。结合第五轮学科评估,学位点坚持唱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主旋律,重申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评选优秀导师,评选优秀研究生举措弘扬正能量,坚守学术底线和尊严。同时在年度奖学金评定时,对科研积分为零的研究生进行学业警示,督促整改等,切实压实导师培养责任。积极探索、全面推进学科组集体培养制度,打破门户之见,让研究生享受到各种优势师资资源。另外,在调研基础上,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切实改变延续本科培养模式的不利倾向,探索新时代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科学路径,以不断健全和完善新时期研究生培养体系。

(5)国际交流不够,疫情缓解后,外引内联,加大国际联系

作为地方高校,除现有在读的4名印度留学生学术硕士,以及本院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外大学在职攻读博士人员之外,同时主要因为疫情影响,学科国际交流匮乏。

2021年,克服疫情影响,先后举办了“纪念康海逝世480周年暨明清文学研究新视野高层论坛”,以及“司马迁学术年会暨中国史传文学与文化高层论坛”,且都吸引了日本、韩国等专家参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术会议欠缺。待疫情缓解后,积极支持教师外出交流,参加高层次学术论坛,包括加大国际交流。

 

 

第四部分2022年度学位点建设计划

2022年度学位点建设总目标:以学校及各级“十四五规划”落实为抓手,围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计划,切实做好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年度各项建设工作。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唱响课程思政主旋律,继续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顶层设计,落实“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培养有信仰、有情怀、有能力、有水平的新一代中文研究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打造和完善先进和科学的培养理念,彰显科学性、人文性二合一的培养特色。力争在3-5年内建成省级样板研究生党支部,努力瞄准全国样板研究生党支部。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科骨干。对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两条线分类管理,对标申请博士点博需要、学校职称申报条件改革新契机,推动教学、科研上台阶,力争2022年有1-2名教师晋升教授,1-2名教师晋升副教授,并有多名教师成为研究生导师。同时,从省内外选聘联合培养导师多名,确保薄弱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

(3)坚持学科内涵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特色,积极促进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继续完善内设科研岗,在教师中推行“科研代表作”制度,恢复学术论文报告会,细化《教学科研奖励办法》《高层次论文、项目、成果打磨送审办法》,鼓励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青年博士教师产出高水平、高层次科研成果。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获批国家高层次科研项目1-2项,教育部项目1-2项,鼓励在国家级社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2部,积极培育高水平科研。

(4)以新文科建设为龙头,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深化研究什么事教育教学改革。按时代要求,配套相对完善、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以资格论文和毕业论文为抓手,狠促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2022年,争取课程思政教改项目立项1-3项;争取申报研究生教学成果奖1项。鼓励师生围绕课程教学寻找科研生长点,提倡专人专书专题研究,在博与专上用力。

(5)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不断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2022年度视疫情情况,线上、线下举办至少一场国际性学术会议,不断拓展学院国内学术影响力。支持导师和研究生携论文参加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并发出宝鸡文理学院声音。激励师生在国内、国外高层次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附件1: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文艺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基础课(3门,7学分)

100200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36

2


1002000100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10020001003

英语一(学术型)

1

54

3

10020001004

英语二(学术型)

2

18

1

学科基础课(4门,9学分)

104020102001

文学研究的观念、方法与史料学

1

36

2

其中含一门2学分的研究方法类课程

104020102002

中国语言文学经典文献导读

1

36

2

104020102003

中国思想文化

1

36

2

104020102004

中国学术史

1

36

2

104020102005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1

36

2

专业核心课(3门,6学分)

104020203001

西方文论

2

36

2


104020203002

中国文学批评史

2

36

2

104020203003

文艺美学

2

36

2

专业方向课(不少于4门,不少于7学分)

104020204001

20世纪西方文论

3

36

2


104020204002

文艺学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

3

36

2

104020204003

文学地理学

3

36

2

104020204004

影视美学

3

36

2

104020204005

比较诗学

3

36

2

104020704006

文心雕龙研究

3

36

2

104020204007

马列文论

3

36

2

104020204008

文化研究导论

3

36

2

科研学术活动(2学分)


科学研究

1-6

18

1

具体要求

详见前面

第八条


学术活动

1-6

18

1

实践活动(1学分)


助研、助教、助管

1-6

18

1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基础课(3门,7学分)

100200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36

2


1002000100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10020001003

英语一(学术型)

1

54

3

10020001004

英语二(学术型)

2

18

1

学科基础课(4门,9学分)

104020102001

语言学史

1

36

2

其中含一门2学分的研究方法类课程

104020102002

语言学研究的观念方法与语料学

1

36

2

104020102003

中国语言文学学经典导读

1

54

3

104020102004

普通语音学

1

36

2

104020102005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指导

1

36

2

专业核心课(3门,6学分)

104020403001

文字学

3

36

2


104020403002

汉语史

2

36

2

104020403003

音韵学

2

36

2

专业方向课(4门,8学分)

104020404002

汉语方言学

2

36

2


104020404005

汉语方言调查

3

36

2

104020404003

历史语言学

3

36

2

104020404004

中国语言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

3

36

2

科研学术活动(2学分)


科学研究

1-6

18

1

具体要求

详见前面

第八条


学术活动

1-6

18

1

实践活动(1学分)


助研、助教、助管

1-6

18

1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基础课(3门,7学分)

100200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36

2


1002000100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10020001003

英语一(学术型)

1

54

3

10020001004

英语二(学术型)

2

18

1

学科基础课(4门,9学分)

104020102001

文学研究的观念、方法与史料学

1

36

2

其中含一门2学分的研究方法类课程

104020102002

中国语言文学经典文献导读

1

36

2

104020102003

中国思想文化

1

36

2

104020102004

中国学术史

1

36

2

104020102005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1

36

2

专业核心课(3门,6学分)

104020503001

古籍版本、校勘学

2

36

2


104020503002

训诂学

2

36

2

104020503003

古籍目录与文献检索

2

36

2

专业方向课(不少于4门,不少于7学分)

104020304001

文献学专题

3

36

2


104020304002

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

3

36

2

104020304003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

3

36

2

104020304004

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

3

36

2

104020304005

中国民俗文献专题

3

36

2

104020304006

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

3

36

2

104020304007

诗词文文献整理与研究

3

36

2

104020304008

宗教文献专题研究

3

36

2

104020403009

音韵学

2

36

2

104020403010

文字学

3

36

2

104020304011

古籍专书研究

3

36

2

科研学术活动(2学分)


科学研究

1-6

18

1

具体要求

详见前面

第八条


学术活动

1-6

18

1

实践活动(1学分)


助研、助教、助管

1-6

18

1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基础课(3门,7学分)

100200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36

2


1002000100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10020001003

英语一(学术型)

1

54

3

10020001004

英语二(学术型)

2

18

1

学科基础课(4门,9学分)

104020102001

文学研究的观念、方法与史料学

1

36

2

其中含一门2学分的研究方法类课程

104020102002

中国语言文学经典文献导读

1

36

2

104020102003

中国思想文化

1

36

2

104020102004

中国学术史

1

36

2

104020102005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1

36

2

专业核心课(3门,6学分)

104020503001

中国古代文献学

2

36

2


104020503002

中国文学批评史

2

36

2

104020503003

中国古代文学思潮研究

2

36

2

专业方向课(不少于4门,不少于7学分)

104020304001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

3

36

2


104020504002

先秦两汉文学专题

3

36

2

104020504003

魏晋六朝唐五代文学专题

3

36

2

104020504004

宋元明清文学专题

3

36

2

104020504005

文学元典专书研究

3

36

2

104020504006

中国古代韵文研究

3

36

2

104020403006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3

36

2

104020704007

中国古代俗文学研究

3

36

2

104020704008

民俗学

3

36

2

科研学术活动

(2学分)


科学研究

1-6

18

1

具体要求

详见前面

第八条


学术活动

1-6

18

1

实践活动

(1学分)


助研、助教、助管

1-6

18

1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

基础课

(3门,7学分)

100200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36

2


1002000100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10020001003

英语一(学术型)

1

54

3

10020001004

英语二(学术型)

2

18

1

学科

基础课

(4门,9学分)

104020102001

文学研究的观念、方法与史料学

1

36

2

其中含一门2学分的研究方法类课程

104020102002

中国语言文学经典文献导读

1

36

2

104020102003

中国思想文化

1

36

2

104020102004

中国学术史

1

36

2

104020102005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1

36

2

专业

核心课

(3门,6学分)

104020603001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史

2

36

2


104020603002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2

36

2

104020603003

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

2

36

2

专业

方向课

(不少于4门,不少于7学分)

104020304001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

3

36

2


104020604002

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

3

36

2

104020604003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

3

36

3

104020604004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文学影视改编研究

3

36

2

104020704005

地域文学与文化研究

3

36

2

104020604006

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3

36

2

104020604007

民俗学

3

36

2

科研学术活动

(2学分)


科学研究

1-6

18

1

具体要求

详见前面

第八条


学术活动

1-6

18

1

实践活动

(1学分)


助研、助教、助管

1-6

18

1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

基础课

(3门,7学分)

100200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36

2


10020001005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10020001003

英语一(学术型)

1

54

3

10020001004

英语二(学术型)

2

18

1

学科

基础课

(4门,9学分)

104020102001

文学研究的观念、方法与史料学

1

36

2

其中含一门2学分的研究方法类课程

104020102002

中国语言文学经典文献导读

1

36

2

104020102003

中国思想文化

1

36

2

104020102004

中国学术史

1

36

2

104020102005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1

36

2

专业

核心课(3门,6学分)

104020303001

比较文学研究

2

36

2


104020303002

欧美文化与文学研究

2

36

2

104020303003

西方文论

2

36

2

专业

方向课

(不少于4门,不少于7学分)

104020304001

东方文化与文学研究

3

36

2

104020304002

中西文学比较专题研究

3

36

2

104020304003

古代西方文学专题研究

3

36

2

104020304004

近代西方文学专题研究

3

36

2

104020304005

当代西方文学专题研究

3

36

3

104020704006

东方文学专题研究

3

36

2

104020704007

叙事学研究

3

36

2

104020704008

民俗学




科研学术活动

(2学分)


科学研究

1-6

18

1

具体要求

详见前面

第八条


学术活动

1-6

18

1

实践活动

(1学分)


助研、助教、助管

1-6

18

1

 

 

 

附件2:

经典文献目录文艺学方向

  1.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2.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4. 《文艺对话集》,柏拉图著,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5. 《诗学·诗艺》,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著,罗念生、杨周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6. 《文心雕龙》,刘勰著,周振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7. 《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王国维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汉语言文字学方向(经典文献目录)

  8. 《语音学教程》(增订版),林焘 王理嘉著,王韫嘉 王理嘉增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9.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第二版),李小凡/项梦冰,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10.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著,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1. 《接触语言学》,张兴权著,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12. 《地理语言学方法》,柴田武著,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13. 《简明语言学史》,[英]R.H.罗宾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 《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1980年版。

  15.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6. 《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7. 《语法化学说》(第二版),[美]鲍尔•J•霍伯尔、伊丽莎白•克劳丝•特拉格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19. 《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詹伯慧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方向

    通用类

  20. 司马迁等《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21. 班固等《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22. 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2003年版.

  23.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1956年版.

  24.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

  25.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6.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中华书局,2007年版.

  27. 余嘉锡《古书通例》,中华书局,2007年版.

  28.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修订版),齐鲁书社,2020年版.

  29.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0. 杨绪敏《中国辩伪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1. 陈垣《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2004年版.

  32. 陈垣《史讳举例》,中华书局,2016年版.

  33.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4.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修订本),中华书局,2008年版.

  35.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6.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读第一、二、三、七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7. 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8. 传统文化文献方向

  39.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

  40. 梁启超著,俞国林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2019年版.

  41.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2.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43. 阮元编《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

  44.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5.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18年版.

  46. 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2018年版.

  47.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48.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四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9. 任继愈《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0. 智旭《阅藏知津》,中华书局,2015年版。

    古典文学文献方向

  51. 萧统编《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

  52.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3. 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4. 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5年版.

  55. 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增订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

  56. 王兆鹏《词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4年版.

  57. 洪湛侯《中国文献学要籍解题》,杭州大学出版,1997年版.

  58.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华书局,2016年版.

  59. 臧懋循《元曲选》,中华书局,1957年版.

  60. 毛晋《六十种曲》,中华书局,1958年版.

  61. 隋树森《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62. 隋树森《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版.

  63. 谢伯阳《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

  64. 凌景埏、谢伯阳《全清散曲》,齐鲁书社,1985年版.

  65. 董康等《曲海总目提要》(附补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66. 孙崇涛《戏曲文献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7. 苗怀明《二十世纪戏曲文献学述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8. 李占鹏《中国戏曲文献文学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9. 黄仕忠《日本所藏中国戏曲文献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方向

  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

  2. 《中国思想史》,韦政通著,海世纪出版集团.

  3.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

  4.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商务印书馆.

  5.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傅璇琮等著,人民出版社.

  6. 《文献学四讲》,黄永年,鹭江出版社.

  7. 《四库提要辨正》,余嘉锡,中华书局.

  8.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

  9.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陈伯海.唐诗学引论.知识出版社.

  12.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

  13. 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

  14.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

  15.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6.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7. 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18.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钱钟书.谈艺录.商务印书馆

  21.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三联书店

  22.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

  23. 《中国叙事学》(增订本),杨义著,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

  24.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增订本),严家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25. 《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7.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陈思和、丁帆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28.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卷),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29. 《中国新诗学》,杨匡汉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0. 《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王德威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1. 《中国乡土小说史》,丁帆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2.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洪子诚著,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修订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

  1. 《比较文学论》,梵·第根著,吉林出版集团,2015年版。

  2. 《比较文学》(修订版),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 《比较文学》,基亚,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4. 《比较文学译文集》,张隆溪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5.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韦斯坦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 《中西比较文学论集》,温儒敏,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乐黛云、陈跃红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 《中西比较诗学》,曹顺庆,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9. 《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范存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 《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叶维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1.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乐黛云、陈跃红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三联书店,1984年版.

  13. 《西方文论史》,朱志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 《文艺对话集》,柏拉图著,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5. 《诗学·诗艺》,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著,罗念生、杨周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6. 《东方学》,萨义德,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

    《中外比较文论史》,曹顺庆,山东教育出


    上一条:宝鸡文理学院2021年度化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报告

    下一条:宝鸡文理学院2021年度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