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创建于1958年,时名宝鸡大学(本科);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本科);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
2013年学校获批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7年被陕西省列入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计划,2017年10月陕西省教育厅、宝鸡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学校建成宝鸡大学协议书,2018年获批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3年学校获批为陕西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工程学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荣登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
一、总体概况
(一)学科及学位授权点情况
学校现有哲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见表1)及教育、机械、旅游管理、美术与书法、戏剧与影视、会计、体育、翻译、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10个专业学位类别(见表2),涵盖61个二级学科授权点(领域)。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化学学科为省级一流学科。
表1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一级学科(类别) |
二级学科(领域) |
0101 哲学 |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
010102中国哲学 |
010105伦理学 |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
0401 教育学 |
040101教育学原理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040103教育史 |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
050101文艺学 |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0701 数学 |
070101基础数学 |
070102计算数学 |
070104应用数学 |
0702 物理学 |
070201理论物理 |
070205凝聚态物理 |
070207光学 |
0703 化学 |
070301无机化学 |
070302分析化学 |
070303有机化学 |
070304物理化学 |
0705 地理学 |
070501自然地理学 |
070502人文地理学 |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0802 机械工程 |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
表2 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专业类别名称 |
专业领域名称 |
0451 教育 |
045101教育管理 |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 |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
045105学科教学(物理) |
045106学科教学(化学) |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
045109学科教学(历史) |
045110学科教学(地理) |
045111学科教学(音乐) |
045112学科教学(体育) |
045113学科教学(美术) |
045115小学教育 |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 |
045118学前教育 |
0452 体育 |
045201体育教学 |
045204社会体育指导 |
0551 翻译 |
055101英语笔译 |
0855 机械 |
085501机械工程 |
085509智能制造技术 |
085507工业设计工程 |
0854 电子信息 |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
085404计算机技术 |
085405软件工程 |
085406控制工程 |
0857 资源与环境 |
085701环境工程 |
1253会计 |
1254旅游管理 |
1354戏剧与影视 |
1356美术与书法 |
(二)研究生招生及在读生情况
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在省考试院及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顺利完成。2023年一志愿报考我校人数2082名,平稳有序完成了招生计划,共录取硕士研究生650名,较上年增长了12.5%。认真做好了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阶段各个关键环节的工作,完成了研究生招生简章编制、计划申报及论证、网上报名、网上确认、自命题命题、寄发工作;完成了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防作弊及金属智能门项目的租赁招标工作;平稳有序完成了4394名考生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考任务,切实落实了“三无三稳三确保”,实现了“平安研考”;采取了“网络直播”、“外出宣传”等方式招生宣传,加强了省内外考生与我校的沟通,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表3 各二级学院在读研究生人数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学院 |
2021级 |
2022级 |
2023级 |
总计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0 |
0 |
13 |
13 |
2 |
政法学院 |
27 |
49 |
42 |
118 |
3 |
教育学院 |
22 |
76 |
86 |
184 |
4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48 |
84 |
81 |
213 |
5 |
外国语学院 |
0 |
38 |
49 |
87 |
6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0 |
26 |
24 |
50 |
7 |
经济管理学院 |
0 |
0 |
12 |
12 |
8 |
音乐学院 |
0 |
12 |
11 |
23 |
9 |
美术学院 |
27 |
48 |
44 |
119 |
10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25 |
52 |
46 |
123 |
11 |
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 |
17 |
34 |
40 |
91 |
12 |
化学化工学院 |
22 |
54 |
54 |
130 |
13 |
地理与环境学院 |
42 |
61 |
66 |
169 |
14 |
机械工程学院 |
26 |
30 |
38 |
94 |
15 |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
0 |
0 |
11 |
11 |
16 |
计算机学院 |
0 |
0 |
12 |
12 |
17 |
体育学院 |
0 |
4 |
17 |
21 |
总计 |
|
256 |
568 |
646 |
1470 |
(三)毕业生及学位授予情况
2023届应毕业硕士研究生456名,有450名学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毕业资格、学位授予资格审查合格,获得了硕士学位(其中,学术型硕士166名,教育硕士239名,机械硕士23名,艺术硕士15名,旅游管理硕7名),另1名学生结业,5名学生延期毕业,毕业率及学位授予率均为98.68%。
(四)研究生导师状况
学校共有488名研究生导师。其中学术型研究生导师250名,占比51%,专业型研究生导师238名,占比49%。导师队伍由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具有高度敬业精神和强烈责任心的具有高级职称以上教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组成,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导师387名,占比79%。
(五)就业基本状况
2023年就业形势较上一年度有所好转企事业单位为学校发展也增列新岗位,学校多措并举,压实培养单位责任,充分调动学生、导师的积极性,发挥校友及社会机构作用,通过积极提供就业指导、举办招聘活动、优化签约流程等方式促就业,并取得良好效果。2023届毕业研究生450名,其中男生102名,占比22.7%,女生348名,占比77.3%;陕西省生源188名,占比41.8%,省外生源262名,占比58.2%。毕业研究生分布在12个二级学院39个学科(领域),就业率为85.1%。其中文艺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史、学前教育、学科教学(历史)、旅游管理、计算数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光学、中国哲学等专业就业率达到100%,学科教学(语文)、机械、人文地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思政)、有机化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地理)、伦理学、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数学、学科教学(化学)、应用数学、无机化学等专业就业率超过80%(见表5)。有19名毕业生考取博士研究生,升学率为4.2%。
表5 2023届研究生各专业就业率分布表
序号 |
专业 |
毕业生 总人数 |
就业 人数 |
就业率 |
1 |
文艺学 |
4 |
4 |
100.00% |
2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5 |
5 |
100.00% |
3 |
教育史 |
6 |
6 |
100.00% |
4 |
学前教育 |
10 |
10 |
100.00% |
5 |
学科教学(历史) |
14 |
14 |
100.00% |
6 |
旅游管理 |
7 |
7 |
100.00% |
7 |
计算数学 |
4 |
4 |
100.00% |
8 |
凝聚态物理 |
6 |
6 |
100.00% |
9 |
理论物理 |
2 |
2 |
100.00% |
10 |
光学 |
6 |
6 |
100.00% |
11 |
中国哲学 |
9 |
9 |
100.00% |
12 |
学科教学(语文) |
26 |
25 |
96.15% |
13 |
机械 |
23 |
22 |
95.65% |
14 |
入文地理学 |
10 |
9 |
90.00% |
15 |
中国古代文学 |
9 |
8 |
88.89% |
16 |
学科教学(物理) |
9 |
8 |
88.89% |
17 |
学科教学(思政) |
17 |
15 |
88.24% |
18 |
有机化学 |
8 |
7 |
87.50% |
19 |
学科教学(英语) |
37 |
32 |
86.49% |
20 |
学科教学(地理) |
14 |
12 |
85.71% |
21 |
伦理学 |
7 |
6 |
85.71% |
22 |
学科教学(数学) |
19 |
16 |
84.21% |
23 |
教育管理 |
6 |
5 |
83.33% |
24 |
课程与教学论 |
6 |
5 |
83.33% |
25 |
小学教育 |
30 |
25 |
83.33% |
26 |
心理健康教育 |
18 |
15 |
83.33% |
27 |
基础数学 |
6 |
5 |
83.33% |
28 |
学科教学(化学) |
17 |
14 |
82.35% |
29 |
应用数学 |
11 |
9 |
81.82% |
30 |
无机化学 |
5 |
4 |
80.00% |
31 |
学科教学(音乐) |
9 |
7 |
77.78% |
32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8 |
6 |
75.00% |
33 |
美术 |
15 |
11 |
73.33% |
34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11 |
8 |
72.73% |
35 |
自然地理学 |
23 |
16 |
69.57% |
36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3 |
2 |
66.67% |
37 |
教育学原理 |
11 |
7 |
63.64% |
38 |
学科教学(美术) |
13 |
8 |
61.54% |
39 |
汉语言文字学 |
6 |
3 |
50.00% |
合计 |
450 |
383 |
85.11% |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扎实推进研究生党史学习教育,做好思政工作。以庆祝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校65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组织研究生收看2023年全国“两会”,学习“两会”精神,召开了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 第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举办“爱国爱校心向党 宝苑学子写华章”研究生三笔字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全体研究生爱党爱国热情。开展诚信考试主题教育、“致敬革命先烈学习时代楷模”清明祭扫、“寻访红色基地 感受峥嵘岁月”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2023年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开展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报告会,深入开展诚信和学术道德教育。组织研究生参加第七届校园定向越野锦标赛暨2023年“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红色定向比赛。2023年12月,学校召开了第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会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的指导下按期进行了换届选举工作,遴选出了一支素质优良的研究生学生干部队伍。
充分发挥“宝文理研究生”官方微信公众号作用,聚焦校内外舆论热点,坚持做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校园媒体。在微信公众号中建立“研资讯”“研活动”“研服务”三个栏目,丰富线上咨询内容,积极回应研究生合理诉求,把互联网作为联系、引领研究生的基础平台和重要途径。运用新浪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开展研究生思想动态调查,为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引导研究生正确判断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校园文化建设
秉承文化育人新理念,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举办两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爱国爱校心向党 宝苑学子写华章”研究生三笔字大赛、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研究生读书分享活动、面对面经验交流等活动,开展研究生摄影作品大赛、主题海报、绘画作品大赛等为代表的校园文化活动,为研究生搭建展示平台,加强研究生的交流,丰富校园文化。为增强研究生综合体质、响应团中央“三走活动”——“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号召,开展校研究生会素质拓展活动、第七届校园定向越野锦标赛暨2023年“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红色定向等比赛,组织研究生参加第二届乒乓球比赛并获得混合团体第一名、男子单打第三、女子单打第三的成绩,参加拔河比赛获得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的优异成绩,首次参加篮球比赛获得女子篮球队一等奖和男子篮球队三等奖的成绩,参加羽毛球比赛获得甲组团体第七名的成绩。在第34届学校运动会中,首次组织研究生第一次参加全部项目,并获得了女子团体甲组三等奖、女子800米(决赛)第一名、女子铅球(决赛)第一名等成绩,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研究生的锻炼意识,增强了综合素质。
(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做好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在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加强辅导员公寓值班,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排查学生公寓安全隐患。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研究生“文明宿舍”评选、禁毒宣传教育等活动,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完成2023版研究生手册修订。规范研究生日常行为管理,定期走访学生公寓,及时了解、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保障研究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学生需求,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召开2023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做好毕业生离校教育管理和服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春季学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组织研究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第八届“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宣传季活动,4场研究生朋辈心理互助员培训会,面向研一新生选聘朋辈心理互助员20人。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导师选拔培训情况
1.导师遴选。按照《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明确导师遴选标准和程序,落实学校、学院及导师的三重责任。加强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对导师遴选思想政治表现的综合鉴定。2023年共新增54名研究生导师(含23名校外导师)(见图1、图2),其中学术型导师21名,教育硕士导师19名,艺术硕士导师4名,机械硕士导师2名,会计硕士导师2名,体育硕士导师1名,控制工程硕士导师1名,电子信息硕士导师1名,计算机技术硕士导师1名,软件工程硕士导师1名,智能制造工程硕士导师1名,及时补充了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切实保障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图1 2023年新增学术型指导教师情况分布图
图2 2023年新增专业型指导教师情况分布图
2.导师培训。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导师培训工作的第一位,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落实研究生导师“十不准”准则,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三全”育人机制,齐心协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学校严格执行《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试行)》宝文理研字[2022]23号、《宝鸡文理学院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聘任及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宝文理研字[2022]18号、《宝鸡文理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考评办法(试行)》宝文理研字[2022]24号等管理办法,开展导师年审工作,加强导师师德师风审核要求,完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导师的分类遴选管理,支持团队建设,进一步落实校院两级管理职责,构建校院两级研究生导师培训体系,通过“横渠大讲堂”系列讲座对新进导师和青年导师进行培训和专题培训,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思想道德素养及综合能力。
2023年,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志明院士、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张新平等专家进行了研究生指导教师专题培训会,全体研究生指导教师及研究生管理人员等参加了培训会,通过培训,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了立德树人职责,强化了“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坚定了全体导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3.导师考核。严格落实《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考核管理办法》宝文理院研字[2018]3号文件,贯彻导师考核制,形成了全面、科学和多元化的发展导师评价考核体系。提升导师岗位胜任力,强化新增导师责任心,分类别、分层次、多级协同导师考核体系。实行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全面评估导师的岗位责任心、师德师风、行为规范、学术水平、指导水平和学生的论文质量。组织开展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升导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暂停招生资格或取消其研究生指导资格,使导师队伍不断得到优化。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4.优秀导师。贯彻落实《宝鸡文理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评选办法(试行)》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学代教,以身作则,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弘扬育人好风尚,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二)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执行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新时代新形势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健全导师责权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明晰的责权,一方面可以增强导师的责任意识,制约和规范导师的行为,另一方面能够激励和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导师的指导水平,从而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以明确和落实导师责任和权利为前提,完善立德树人职责履行机制,促进导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导师年度审核中严格执行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制”要求各二级学院组织全体研究生导师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导师培训主要内容和考核指标。
(三)学科竞赛情况
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组织近百名研究生参加陕西省第十届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陕西省第七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和多学科类别的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研究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创新成果展、创新实践系列竞赛奖励142项。
(四)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交流情况
举办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节,开展学术讲座、学术论坛、教学技能大赛、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第七届“明理杯”科技学术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正大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增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传承“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校风,“学勤、行思、尚真、务实”的学风,培养研究生唯真唯实的治学精神和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在青年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全年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225篇,其中SCI期刊论文收录38篇(一区20篇)、C类期刊论文收录4篇,EI期刊论文收录7篇、核心期刊论文收录24篇;获批授权国家专利5件,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件。
(五)研究生评优评奖和资助情况
落实奖助政策,做好评优评奖工作。开展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工作,2023年共评选出省级优秀毕业生4名,校级优秀毕业生46名,优秀学生干部33名。开展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的评选工作,共评选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共15名,其中学硕10名,专硕5名;评选学业奖学金获得者950人,其中一等奖学金83人,二等奖学金296人,三等奖学金571人;开展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发放工作,全年发放研究生国家助学金874.8万元,发放临时困难补助6人,共0.55万元,为232名研究生办理了校园地贷款手续,为282名研究生办理了生源地贷款手续,保障了研究生的基本学习生活。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改革情况
1.落实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为深入学习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要求,出台《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管理办法(试行)》等办法。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建设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
2.启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制定工作。为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推动内涵式发展,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组织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5个领域的培养方案进行制(修)订。
3.开展教育类硕士研究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工作。根据上级文件及工作安排,严格依照《宝鸡文理学院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文件,严密组织报名、过程性考核和教师职业能力测试,为115名通过教育教学能力考核通过者颁发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促进了教育类研究生成长成才和就业工作。
(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情况
1.严把任课教师遴选关。按照学校研究生任课教师相关要求,每学期严格遴选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任课,采取线下、线上教学方式圆满完成了研究生课程授课任务。
2.探索推行“双导师+”制。实行导师、学生互选制度,并积极探索推行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实践指导教师机制。兼职指导教师是指学校从与专业相关的校外单位和研究机构中筛选出的一批具有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技能、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身在本行业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的中高层人员,主要履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型课程讲授或专题讲座导师职责,全程参与学位论文指导,参与学校教师主持的各级相关专业课题研究。实践指导教师主要从学校专业型研究生实践基地各领域专业骨干人才中聘任,职责是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专业实践任务和实践型科研任务。
3.完善导师培训和考核评价制度。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实施评聘考核,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建立健全导师分类遴选、分类评价与分类管理制度,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加强导师团队(组)建设,推行导师团队(组)指导,探索主辅导师制度,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实施导师年度培训制度,确保专兼职导师培训常态化。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中的正面引导和示范带头作用,每年评选10-15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和3-5个优秀导师团队(组)并大力宣传其优秀事迹,2023年度我校评选出11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对于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导师给予专项招生指标倾斜。
(三)科学研究改革情况
1.开展研究生教改等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公平、公开组织开展了省级、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申报等工作。共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1项,陕西省研究生教育成果奖1项,陕西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1项,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
2.开展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立项工作。为鼓励研究生选择创新性强及富有挑战性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课题,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鼓励研究生申报创新科研项目,依据《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全年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结题71项,新立项目72项,并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资助。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改革情况
依托学校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陕西省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两个省级科研平台,鼓励支持相关专业研究生开展周秦伦理文化、张载关学等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研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研究生生培养的熏陶作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民族文学研究所王宪昭教授以《神话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题的报告、教育学院邀请西安交通大学陆根书教授以《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院校类型条件效应分析》为题的报告、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宝鸡市南山中学以《当代青年的教育之路》为题的报告、音乐学院邀请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林蔚丽副教授以《走进中国传统音乐——古琴》为题的报告等。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1.学科自评进展。学校按照《宝鸡文理学院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自我评估工作方案》文件,全面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本轮参评学科哲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填报系统工作已结束,力争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学校开展对中国语言文学(0501)、化学(0703)、地理学(0705)硕士学位授权点六年合格预评估工作。聘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对3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自评材料进行了评估和指导,结合专家意见相关二级学院制定整改方案,并限期做好整改工作。
2.问题分析及措施。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存在学科资源整合不够、学科方向存在临凑,学科团队实力不足、高端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匮乏,学科经费保障不足、科研实验用房短缺,体制机制不畅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拟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短期和长期规划,瞄准目标、明确思路,发挥学校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二是完善机制体制,形成全校合力,加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保障机制体制运行顺畅;三是整合学科资源,在人才引培、经费投入、平台建设、资源配置方面要制定相关政策,做好绩效评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细化建设规划,针对学校现状和博士点申报条件,进行精准的查漏补缺,补齐短板。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1.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根据《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管理办法(试行)》在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并经导师审阅后,学校自主开展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检测未达到要求者,将直接予以延期毕业。2023届硕士学位论文初次检测文字复制比均≤15%,符合学校规定的学位论文进行盲审。
2.学位论文盲审。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均实行100%盲审制,每篇论文送2位校外对应学科专家评阅。2023届硕士研究生有11名研究生论文送审成绩达到“双优秀”(≥90分),有356名研究生论文送审成绩达到“双良好”(≥70分)。学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良好,但是优秀论文占比不高。因此,持续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构建和完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今后研究生教育常抓不懈的工作。同时,要求指导教师要进一步加大指导力度,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的水平,提高优秀论文占比,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
3.校级优秀论文的评选。2023年,学校共评选出45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激励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学位论文抽检。2023年,省学位办共抽查我校硕士论文18篇,其中学术型论文5篇,专业硕士论文13篇,抽检结果为全部合格。其中硕士论文抽检结果良好率77.78%,一般率22.22%,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一直是学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今后学校将进一步规范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学位论文开题、学术不端检测、预答辩、送审、答辩、学位资格审核、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等有关学位申请各环节工作,切实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完善授予学位后的质量监督以及跟踪反馈工作机制,定期对授予学位后的学位论文进行抽检,建立毕业研究生质量发展跟踪反馈的制度,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资源配置、招生指标调控、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三)制订出台《宝鸡文理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考评办法(试行)》办法,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考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权点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六、改进措施
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分层分级,探索学科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实施分层分级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学科、科研、人才、平台“四位一体”整体建设模式,集中力量、重点推进,强化优势特色学科辐射作用,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做精国家战略急需学科,做实新兴交叉融合学科。
(二)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高效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
加强对研究生教育的统筹管理,科学谋划研究生教育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发动全校各层级参与到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任务之中,推动开展跨学科、跨培养单位、跨部门性质的综合教育改革。加强主责部门和培养单位、导师协同合作培养学生的关系纽带,构建学校-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三方联动”机制,建立科学合理、职责分明、配合高效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
(三)完善两级管理,激发学院(部)办学活力
完善校、院研究生教育两级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分工合作,建立统分结合运行高效的研究生教育两级管理体系,赋予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更大的自主权。支持各培养单位依据学科门类、专业性质、学生类别、培养层次等细化研究生教育方案,将学校的顶层设计和各培养单位的分类施策有机结合起来。
(四)优化学科布局,做好新增硕士学位点立项和授权点合格评估
合理分析研判国家政策,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前谋划,对照《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确定2024年新增硕士学位点立项建设学科,力争实现新增博士点的突破;根据学校《宝鸡文理学院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方案》,对软件工程硕士一级学科,材料与化工、应用心理、音乐、设计、应用统计、工商管理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开展学位点合格评估工作。
(五)强化分类培养,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
以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为目标,优化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不同层次的培养体系,强化培养体系质量要素,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以制订(修订)2022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抓手,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实践,注重在站培养,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六)压实导师职责,建设高质量导师队伍
明确导师职责和工作规范,建立师德师风评议机制。改革现有遴选制度,优化遴选评价标准、简化遴选程序,接轨学校人才计划。建立健全导师培训制度,充实导师队伍,提升导师素质。构建以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为重要内容的线上线下常态化导师培训制度,提升导师指导水平和培养质量。
(七)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一流研究生课程
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为主要内容,夯实理想信念基础,扎实推进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坚决落实研究生思政教育攻坚行动计划。制定实施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计划,完善研究生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打造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扎实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大力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重点建设基础课程的在线教学资源。